2019年3月3日是第二十次全國愛耳日:2019年3月8日聽覺有道精心整理了常見聽力檢查項目,提煉出每種檢查項目最核心的內容供您了解,同時指出聽力檢查四大要點。<br />  聽力檢查科普大全<br />  <strong>一、聽力檢查項目</strong><br />  01<br />  耳聾基因檢測<br />  引起兒童聽力損失的原因主要包括后天性聽損和遺傳性聽損,其中遺傳性聽損高達60%。如果夫婦雙方都是耳聾基因突變的攜帶者,下一代會有1/4的幾率出現(xiàn)遺傳性耳聾。<span style="font-size:16px;"><a href="http://sjzwr.com/listDetail.aspx?id=102342" target="_blank"><strong><span style="color:#3333ff;">有哪些部分人是需要做聽損基因檢測?</span></strong></a></span><br />  耳聾基因檢測是預防遺傳性耳聾重要措施,目前大多只針對常見的3-4種基因做篩檢,只需采少量靜脈血送到聾病分子診斷中心檢測,3-7個工作日即可知曉常規(guī)檢測結果。<br />  02<br />  產(chǎn)前診斷<br />  在懷孕中期,即取羊絨毛膜或羊水來檢測胎兒的基因狀態(tài),檢查胎兒攜帶了幾個基因突變,通過產(chǎn)前診斷的手段預測此次孕育是否存在耳聾風險。<br />  如果檢測結果顯示,胎兒攜帶了2個隱性遺傳耳聾基因突變,出生后會出現(xiàn)遺傳性耳聾。如果檢測結果顯示,胎兒攜帶了1個隱性遺傳耳聾基因突變不會發(fā)生耳聾。<br />  03<br />  新生兒聽力篩查<br />  通過耳聲發(fā)射、自動聽性腦干反應和聲阻抗等電生理學檢測,在新生兒出生后自然睡眠或安靜的狀態(tài)下進行的檢查,一般僅用5~10分鐘就可以完成測試。<br />  新生兒在出生48小時以后,要接受初次聽力篩查;未通過初篩者,在42 天左右接受聽力復查;42天復查仍未通過者,在3個月左右進行聽力診斷性檢查。<br />  04<br />  基因聯(lián)合篩查<br />  采集生后3天內新生兒足跟血約三滴作為提取基因組DNA的血樣,通過PCR擴增,通過芯片、測序、二代測序、飛行時間質譜等技術進行檢測,確定耳聾基因檢測位點的基因型。通過基因聯(lián)合篩查可以捕捉新生兒聽力篩查中因為聽力篩查通過被漏掉的患遺傳性耳聾的新生兒。<a href="http://sjzwr.com/listDetail.aspx?id=102557" target="_blank"><strong><span style="color:#3333ff;">基因篩查可以有效防治先天性聽力損失!</span></strong></a><br />  05<br />  電耳鏡/耳窺鏡檢查<br />  電耳鏡是自帶光源和放大鏡的耳鏡,放入外耳道時也如窺耳器法,可檢查肉眼不能察覺到的較細微的病變。受試者正坐,上身可略偏,頭轉向對側,檢查者將頭燈或額鏡的反光集中于適當位置,輕輕調整受檢者頭位使其外耳道口與燈光相適應,用于測量外耳問題,檢查外耳道及鼓膜的聲音傳導管道是否正常。<br />  06<br />  客觀性檢查(無需個案主動反應)<br /> ?。?)耳聲發(fā)射(OAE):是一種產(chǎn)生于耳蝸,經(jīng)聽骨鏈及鼓膜傳導釋放入外耳道的音頻能量,檢測內耳毛細胞功能,來判斷毛細胞對聲音的反饋以及聲音是否能收集到毛細胞反射出來的信號。孩子出生后48小時之內做的第一個聽力檢查。<br />  (2)聽性腦干誘發(fā)電位(ABR):檢測聽神經(jīng)完整性,是一種比較客觀的聽力及腦干功能檢查技術。聽覺誘發(fā)電位是外界給予聲音刺激后,在顱頂記錄到聽覺通路上的一系列的信號波形反饋,通過各種分析,可以反映出聽神經(jīng)組織的生理過程和病理現(xiàn)象,可以用于早期發(fā)現(xiàn)聽損傷或聽覺傳導通路的器質性病變。<br /> ?。?)多頻穩(wěn)態(tài)誘發(fā)電位(ASSR):與ABR是睡眠測試,在睡眠狀態(tài)下進行。這是一種由多個頻率持續(xù)的即穩(wěn)態(tài)的聲音刺激信號誘發(fā)而產(chǎn)生的通過頭皮記錄到的電位反應,新近出現(xiàn)的類似于4OHz聽覺相關電位的客觀聽力檢查方法,但比4OHz聽覺相關電位更優(yōu)越,它可以一次性地對多個頻率的聽力狀況做出判斷。<br /> ?。?)聲導抗測試:是客觀測試中耳傳音系統(tǒng)和腦干聽覺通路功能的方法,通過測試中耳的聲阻抗或聲導納了解中耳的功能狀態(tài),常見的臨床中耳鼓室圖形有:A型、B型、C型。A型:正常型;B型:平坦型,提示鼓膜及中耳系統(tǒng)不活動,如中耳積液、探頭耵聹阻塞等;C型:鼓室負壓型,提示中耳頻壓狀態(tài),常見原因多為中耳為咽鼓管不通。<br />  07<br />  主觀性檢查(需個案主動反應)<br />  嬰幼兒行為聽力檢查,主要用來診斷左右耳在各個頻率帶的聽閾值,包括行為觀察測聽(BOA)、視覺強化測聽(VRA)、游戲測聽(CPA)、純音測聽。<br /> ?。?)行為觀察測聽BOA:通常6個月以內的嬰兒采用聽覺行為觀察反應測聽法(BOA)獲得其主觀聽閾,利用發(fā)聲玩具(鼓/木魚/哨等)或電子發(fā)生器對幼兒進行聲刺激,觀察聽覺反應(如聽到聲音停止吸吮、眼球轉動、眼球轉向聲源、大聲哭等)獲得主觀聽閾。<br />  (2)視覺強化測聽VRA:使受試兒童建立起對刺激聲的條件反射,通過形成的條件反射,孩子在接受到刺激后會轉向吸引他的獎勵的閃光玩具,即通過觀察孩子聽聲轉頭的反應來判斷其聽閾。臨床常用于7月~2.5歲年齡范圍的小兒聽力測試。<br />  (3)游戲測聽CPA:通過一個有趣的游戲,來教會孩子對聲音產(chǎn)生反應,如聽聲放物、聽聲拼圖等,并能主動參與其中,從而獲得孩子對聲音的最小反應閾值。這項測試要求孩子動手操作能力能完成類似搭積木、套圈圈等動作,現(xiàn)有認知能力可明白測試要求。臨床上常用于2.5~6歲的小孩,有一定的理解能力。<br /> ?。?)純音測聽:純音測聽是測試聽敏度的、標準化的主觀行為反應測聽,它包括氣導聽閾和骨導聽閾測試。測試目的:反映受試者在安靜環(huán)境下所能聽到的各個頻率的最小聲音的聽力級,了解聽力正常與否以及聽力損失的程度和性質,并作為診斷和處理依據(jù)<br />  08<br />  MRI核磁共振<br />  了解耳朵內部生理結構及聽神經(jīng)狀況,有無前庭導水管的問題以及有無其他器質性的病變或畸形的問題,可以通過核磁共振或者CT的方式來判斷。<br /><strong>  二、聽力檢查要點提示</strong><br />  1、單一的測試并不能確診聽力損失。<br />  完整的一組測試,不是單一的測試就可確診。每種測試都是局部的測試,全部的測試之后才能最終確診。<br />  2、聽力篩查未通過不一定有聽力障礙。<br />  新生兒聽力篩查未通過,有時是由于聽力篩查的儀器比較敏感,一些外在因素會影響到測試結果,并不是新生兒真正有聽力問題,如新生兒外耳道或中耳有分泌物,檢查時新生兒動得比較厲害,新生兒因為鼻堵而呼吸不暢,周圍環(huán)境有噪聲等,都有可能導致新生兒聽力篩查通不過。<br />  此時不要驚慌擔憂,按照醫(yī)生的要求,到時再帶他做復篩或到指定的醫(yī)院做檢查。如果仍未通過,就要在孩子滿3個月以前帶他去醫(yī)院做一次細致的檢查。<br />  3、聽力篩查“通過”也可能存在聽力損傷。<br />  有些孩子在做聽力篩查時顯示“通過”,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聽力水平會出現(xiàn)波動下降的趨勢,甚至會出現(xiàn)明顯的聽力障礙。如果單純用耳聲發(fā)射進行聽力篩查,即使檢查結果顯示“通過”,也要警惕聽神經(jīng)病的存在。<br />  具有聽力障礙高危因素的嬰幼兒,如有耳聾家族史、出生時有缺氧、黃疸等等,這類嬰幼兒可能會發(fā)生遲發(fā)型聽力損失,只有隨訪才能早期發(fā)現(xiàn)。<br />  4、一旦確診聽力損失,應及早干預。<br />  一般而言,傳導性聾可通過藥物、耳部治療或手術得以治愈,這類患兒經(jīng)治療后,往往聽力能恢復至正常。對于先天性聽力損失,應盡早考慮配戴助聽器,對于重度或以上程度的感音神經(jīng)性聽力損失,應早期考慮人工耳蝸植入,并接受聽覺言語康復訓練。<br />  早期干預是獲得良好聽覺和語言能力發(fā)展非常關鍵的因素,盡早干預有利于孩子獲得與同齡兒童相似的聽力言語發(fā)育軌跡。單側聽力損失也應盡早干預,以利于孩子更好的獲得雙耳聆聽優(yōu)勢,提高聲源定位和嘈雜環(huán)境中的言語識別能力。<br /><br /><br />  相關推薦閱讀:<a href="http://sjzwr.com/listDetail.aspx?id=102693" target="_blank"><strong><span style="color:#3333ff;">助聽器如何拯救聽力損失?</span></strong></a><br /><br /><br />  聽覺有道助聽器價格:http://sjzwr.com/products.html<br /><br />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發(fā)布于2019年3月8日 星期五<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上午9:00分</span>" />

国产人妻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网站-r级无码视频在线观看-九九综合va免费看

2019年聽力檢查科普大全
時間:2019/3/8 9:00:44 點擊:3309
  2019年3月3日是第二十次全國愛耳日:2019年3月8日聽覺有道精心整理了常見聽力檢查項目,提煉出每種檢查項目最核心的內容供您了解,同時指出聽力檢查四大要點。
  聽力檢查科普大全
  一、聽力檢查項目
  01
  耳聾基因檢測
  引起兒童聽力損失的原因主要包括后天性聽損和遺傳性聽損,其中遺傳性聽損高達60%。如果夫婦雙方都是耳聾基因突變的攜帶者,下一代會有1/4的幾率出現(xiàn)遺傳性耳聾。有哪些部分人是需要做聽損基因檢測?
  耳聾基因檢測是預防遺傳性耳聾重要措施,目前大多只針對常見的3-4種基因做篩檢,只需采少量靜脈血送到聾病分子診斷中心檢測,3-7個工作日即可知曉常規(guī)檢測結果。
  02
  產(chǎn)前診斷
  在懷孕中期,即取羊絨毛膜或羊水來檢測胎兒的基因狀態(tài),檢查胎兒攜帶了幾個基因突變,通過產(chǎn)前診斷的手段預測此次孕育是否存在耳聾風險。
  如果檢測結果顯示,胎兒攜帶了2個隱性遺傳耳聾基因突變,出生后會出現(xiàn)遺傳性耳聾。如果檢測結果顯示,胎兒攜帶了1個隱性遺傳耳聾基因突變不會發(fā)生耳聾。
  03
  新生兒聽力篩查
  通過耳聲發(fā)射、自動聽性腦干反應和聲阻抗等電生理學檢測,在新生兒出生后自然睡眠或安靜的狀態(tài)下進行的檢查,一般僅用5~10分鐘就可以完成測試。
  新生兒在出生48小時以后,要接受初次聽力篩查;未通過初篩者,在42 天左右接受聽力復查;42天復查仍未通過者,在3個月左右進行聽力診斷性檢查。
  04
  基因聯(lián)合篩查
  采集生后3天內新生兒足跟血約三滴作為提取基因組DNA的血樣,通過PCR擴增,通過芯片、測序、二代測序、飛行時間質譜等技術進行檢測,確定耳聾基因檢測位點的基因型。通過基因聯(lián)合篩查可以捕捉新生兒聽力篩查中因為聽力篩查通過被漏掉的患遺傳性耳聾的新生兒。基因篩查可以有效防治先天性聽力損失!
  05
  電耳鏡/耳窺鏡檢查
  電耳鏡是自帶光源和放大鏡的耳鏡,放入外耳道時也如窺耳器法,可檢查肉眼不能察覺到的較細微的病變。受試者正坐,上身可略偏,頭轉向對側,檢查者將頭燈或額鏡的反光集中于適當位置,輕輕調整受檢者頭位使其外耳道口與燈光相適應,用于測量外耳問題,檢查外耳道及鼓膜的聲音傳導管道是否正常。
  06
  客觀性檢查(無需個案主動反應)
 ?。?)耳聲發(fā)射(OAE):是一種產(chǎn)生于耳蝸,經(jīng)聽骨鏈及鼓膜傳導釋放入外耳道的音頻能量,檢測內耳毛細胞功能,來判斷毛細胞對聲音的反饋以及聲音是否能收集到毛細胞反射出來的信號。孩子出生后48小時之內做的第一個聽力檢查。
  (2)聽性腦干誘發(fā)電位(ABR):檢測聽神經(jīng)完整性,是一種比較客觀的聽力及腦干功能檢查技術。聽覺誘發(fā)電位是外界給予聲音刺激后,在顱頂記錄到聽覺通路上的一系列的信號波形反饋,通過各種分析,可以反映出聽神經(jīng)組織的生理過程和病理現(xiàn)象,可以用于早期發(fā)現(xiàn)聽損傷或聽覺傳導通路的器質性病變。
 ?。?)多頻穩(wěn)態(tài)誘發(fā)電位(ASSR):與ABR是睡眠測試,在睡眠狀態(tài)下進行。這是一種由多個頻率持續(xù)的即穩(wěn)態(tài)的聲音刺激信號誘發(fā)而產(chǎn)生的通過頭皮記錄到的電位反應,新近出現(xiàn)的類似于4OHz聽覺相關電位的客觀聽力檢查方法,但比4OHz聽覺相關電位更優(yōu)越,它可以一次性地對多個頻率的聽力狀況做出判斷。
 ?。?)聲導抗測試:是客觀測試中耳傳音系統(tǒng)和腦干聽覺通路功能的方法,通過測試中耳的聲阻抗或聲導納了解中耳的功能狀態(tài),常見的臨床中耳鼓室圖形有:A型、B型、C型。A型:正常型;B型:平坦型,提示鼓膜及中耳系統(tǒng)不活動,如中耳積液、探頭耵聹阻塞等;C型:鼓室負壓型,提示中耳頻壓狀態(tài),常見原因多為中耳為咽鼓管不通。
  07
  主觀性檢查(需個案主動反應)
  嬰幼兒行為聽力檢查,主要用來診斷左右耳在各個頻率帶的聽閾值,包括行為觀察測聽(BOA)、視覺強化測聽(VRA)、游戲測聽(CPA)、純音測聽。
 ?。?)行為觀察測聽BOA:通常6個月以內的嬰兒采用聽覺行為觀察反應測聽法(BOA)獲得其主觀聽閾,利用發(fā)聲玩具(鼓/木魚/哨等)或電子發(fā)生器對幼兒進行聲刺激,觀察聽覺反應(如聽到聲音停止吸吮、眼球轉動、眼球轉向聲源、大聲哭等)獲得主觀聽閾。
 ?。?)視覺強化測聽VRA:使受試兒童建立起對刺激聲的條件反射,通過形成的條件反射,孩子在接受到刺激后會轉向吸引他的獎勵的閃光玩具,即通過觀察孩子聽聲轉頭的反應來判斷其聽閾。臨床常用于7月~2.5歲年齡范圍的小兒聽力測試。
 ?。?)游戲測聽CPA:通過一個有趣的游戲,來教會孩子對聲音產(chǎn)生反應,如聽聲放物、聽聲拼圖等,并能主動參與其中,從而獲得孩子對聲音的最小反應閾值。這項測試要求孩子動手操作能力能完成類似搭積木、套圈圈等動作,現(xiàn)有認知能力可明白測試要求。臨床上常用于2.5~6歲的小孩,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4)純音測聽:純音測聽是測試聽敏度的、標準化的主觀行為反應測聽,它包括氣導聽閾和骨導聽閾測試。測試目的:反映受試者在安靜環(huán)境下所能聽到的各個頻率的最小聲音的聽力級,了解聽力正常與否以及聽力損失的程度和性質,并作為診斷和處理依據(jù)
  08
  MRI核磁共振
  了解耳朵內部生理結構及聽神經(jīng)狀況,有無前庭導水管的問題以及有無其他器質性的病變或畸形的問題,可以通過核磁共振或者CT的方式來判斷。
  二、聽力檢查要點提示
  1、單一的測試并不能確診聽力損失。
  完整的一組測試,不是單一的測試就可確診。每種測試都是局部的測試,全部的測試之后才能最終確診。
  2、聽力篩查未通過不一定有聽力障礙。
  新生兒聽力篩查未通過,有時是由于聽力篩查的儀器比較敏感,一些外在因素會影響到測試結果,并不是新生兒真正有聽力問題,如新生兒外耳道或中耳有分泌物,檢查時新生兒動得比較厲害,新生兒因為鼻堵而呼吸不暢,周圍環(huán)境有噪聲等,都有可能導致新生兒聽力篩查通不過。
  此時不要驚慌擔憂,按照醫(yī)生的要求,到時再帶他做復篩或到指定的醫(yī)院做檢查。如果仍未通過,就要在孩子滿3個月以前帶他去醫(yī)院做一次細致的檢查。
  3、聽力篩查“通過”也可能存在聽力損傷。
  有些孩子在做聽力篩查時顯示“通過”,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聽力水平會出現(xiàn)波動下降的趨勢,甚至會出現(xiàn)明顯的聽力障礙。如果單純用耳聲發(fā)射進行聽力篩查,即使檢查結果顯示“通過”,也要警惕聽神經(jīng)病的存在。
  具有聽力障礙高危因素的嬰幼兒,如有耳聾家族史、出生時有缺氧、黃疸等等,這類嬰幼兒可能會發(fā)生遲發(fā)型聽力損失,只有隨訪才能早期發(fā)現(xiàn)。
  4、一旦確診聽力損失,應及早干預。
  一般而言,傳導性聾可通過藥物、耳部治療或手術得以治愈,這類患兒經(jīng)治療后,往往聽力能恢復至正常。對于先天性聽力損失,應盡早考慮配戴助聽器,對于重度或以上程度的感音神經(jīng)性聽力損失,應早期考慮人工耳蝸植入,并接受聽覺言語康復訓練。
  早期干預是獲得良好聽覺和語言能力發(fā)展非常關鍵的因素,盡早干預有利于孩子獲得與同齡兒童相似的聽力言語發(fā)育軌跡。單側聽力損失也應盡早干預,以利于孩子更好的獲得雙耳聆聽優(yōu)勢,提高聲源定位和嘈雜環(huán)境中的言語識別能力。


  相關推薦閱讀:助聽器如何拯救聽力損失?


  聽覺有道助聽器價格:http://sjzwr.com/products.html

                 發(fā)布于2019年3月8日 星期五
                           上午9:00分
earway.cn 版權所有 ? 2025 助聽器品牌,助聽器價格,純音聽力計-聆康聽力集團聽覺有道官網(wǎng) 蜀ICP備2022000840號

蜀公網(wǎng)安備 51015602000276號

頂部